教育教学改革团队以推动学科教学(地理)和职业教育技术(旅游服务)相关的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进为目标,在学科教学和职业教育技术领域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技术,并通过实践验证其有效性。团队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进、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培训、教育评价与质量保障、教育技术与创新、跨学科教育与综合素养培养等方面。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在团队负责人及团队相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教材建设与实验室建设、青年教师培养、一流课程建设、名师建设、实践基地、产学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团队由17人组成,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10人;博士4人,4人博士在读,硕士9人,硕士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为100%,高级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为41%,是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团队协作精神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高,充满生机的师资队伍。
代表性成果:
(1)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开拓性研究与实践
该成果把握高教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科学方向,突破高校传统的教学与办学模式,大力增强本专业办学的实效性;该成果致用于努力培养既能适应又能引导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通过变革性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系统性的实践环节设置,开拓性的专业教材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实践;立足现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本专业人才培养所必须强化的行业针对性目标,与专业学科建设和全面素质教育有效统一起来。在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使我院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后起的西部一般性地方师范院校,迅速成为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之一,参编全国高校旅游专业教材(包括参加主编教育部规划教材)部数最多的高校之一,重庆直辖市首批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为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二)“双融”引领下旅游管理专业能力养成型实践课程模式建构与实践
旅游资源与旅游经营专业见习课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重庆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最具专业特色的实践课程之一,自1996年开设以来,一直是旅游管理专业能力养成型实践课程建设的亮点和核心课程,至今已开设20余年,授课对象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即处于通识课程向专业课程学习过渡阶段的学生。目前,已经构建起“一心双融三元四环五阶”的课程建设模式:一心,即以学生专业能力养成为中心;双融,即理论与实践融合、专业与思政融合;三元,即“校园课堂+实地基地+网络平台”三元空间构建;四环,即准备、认知、汇报、评价四个课程环节;五阶,即专业知识提升、调研方法训练、团队意识构建、学习能力提升和专业意识强化五阶段进级人才培养目标。经过多年探索,课程共64学时,课程线路由川西线、川滇黔线到渝东南线不断优化,目前,该课程获批重庆市2021年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该课程负责人及团队获批重庆市2021年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该课程获2022年度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示范案例。2023年,该课程入库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旅游专业应用型课程改革创新案例。